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劇,老年人對醫療護理的需求與日俱增,而我國養老服務和醫療服務互不銜接,老年人的養老照料和醫療康復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有效滿足。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醫院和養老院之間不斷往返,既耽誤了治療,也增加了負擔。在我國“未富先老”、“未備先老”的背景下,走“醫康養融合”之路就成為我國養老模式的必然選擇。
在此背景下,對康復醫療行業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在養老和醫療的產業基礎上探索和嘗試“醫康養”模式,有助于銜接醫療和養老,有助于打造“醫康養”融合的養老模式。
一、康復醫療行業基本概況
康復醫療是一個運用多種手段促進殘疾人及患者康復的醫學學科,研究有關功能障礙的預防、評定和處理(治療、訓練)等問題,康復醫療與臨床,保健,預防共同組成全面醫學體系??祻歪t療與預防醫學、保健醫學、臨床醫學并稱為“四大醫學”,是現代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醫療實際應用領域中,康復醫療與臨床醫學相輔相成。臨床醫療以疾病為主體,以治愈為目的,以人的生存為主,醫生主要搶救患者和治療疾??;康復醫療以病人為主體,以恢復功能為目的,以人的生存質量為主,使有障礙存在的病人最大程度的得到恢復。 表:康復醫療與臨床醫療的比較 中國康復醫療的發展始于20世紀80年代,起步較美國相比晚了60余年。是改革開放后從國外引進現代新學科的碩果之一。1988年之前,我國康復醫療行業開始起步,一些大型三級醫院開始設立康復醫療科。1988年我國成立中國康復研究中心,接下來的十幾年里,我國康復醫療產業在全國多個地區開始設立康復服務機構。我國康復醫療真正開始快速發展是在2008年之后,汶川地震導致康復需求激增,康復干預凸顯了康復醫療的意義與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我國對加快發展中國康復醫療事業的重視和扶持程度。 二、康復醫療產業圖鏈和產業譜 康復醫療產業鏈較短,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上游是康復器械、藥物生產商;中游是提供康復服務的醫療機構,以及部分出售康復藥物及器械的零售藥店等機構;終端則是需要接受康復治療的患者。 圖:康復醫療產業鏈圖譜 康復醫療器械行業集中度較為分散,高端康復醫療器械國產率較低;民營康復醫療機構占據主導地位,但行業較為分散、龍頭企業商業盈利模式尚在探索中;康復需求群體潛在規模龐大,尤其是老年群體、慢性病群體、殘疾群體、重疾群體等。受政策支持、市場需求、供給服務主體、技術創新等多因素驅動,未來康復醫療行業將是下一個黃金賽道,未來可期。 三、康復醫療行業發展現狀分析1、康復醫療產業基本特點:
滲透率低、目標人群多元、體系建設與國外差距較大、公立醫院資源短缺且難以負荷多元化的康復需求
一是需求端滲透率較低,由于患者康復治療意識弱、支付能力有限等因素,康復醫療的滲透率仍處于低位;二是需求端目標人群多元化,從診療需求向消費類拓展;三是我國的三級康復醫療體系建設與國外發展差距較大,尚處于資源補充和基礎建設階段;四是康復醫療行業的公立資源短缺、技術與資金壁壘較低,且開放醫保定點申請,公立等級醫院主要承擔(亞)急性期康復需求,但資源不足,且集中在骨科和神經康復,難以負荷多元化的康復需求。
2、康復醫療行業市場規模:
服務能力不斷加強,但與發達國家仍存在差距
一是需求端滲透率目前,中國康復醫療服務能力不斷加強,公立綜合醫院已逐步建立起完備的康復醫療科體系,民營??漆t院已形成了規?;?、體系化的發展態勢。然而,中國康復醫療整體規模還比較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
2021年我國康復醫療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約1011億元,隨著老齡化人口結構占比提升,對醫療健康產品和服務的各層面需求日趨增加,居民用于醫療健康的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預計2025年中國康復醫療服務市場規模達2686億元,2021年至2025年CAGR約為38.5%,整體市場未來成長空間廣闊。
圖:2019年-2025年中國康復醫療服務規模以及空間資料來源:艾瑞咨詢3、康復醫療行業市場競爭格局:
公立醫院總體資源占優,民營醫院后發優勢明顯
根據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年康復醫院50強榜單,共涉及20個省市,上榜最多的省市為北京(6家)、江蘇(5家)、上海(5家)、浙江(5家),合計占比42%,由此優質康復醫院集中于北京、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
圖:2019年艾力彼康復醫院50強地域分布資料來源:艾力彼醫院管理中心
4、民營康復醫院核心競爭要素:
區域、發展模式、器械設備、人才四駕馬車
第一是區域:地區康復意識較強、醫保資金較充足、患者基礎較大、公立醫院康復科供給較為缺乏、擁有較為完善的轉診機制。
50強中16家民營康復醫院數據可以發現:16家醫院主要位于北京、江浙、沿海地區,該部分地區經濟較發達,患者康復意識較強,醫保資金較為充足,也有醫院位于湖南、安徽、河南等地區,該部分地區康復需求較為充足,人口密集,還有1家醫院位于江西,當地公立醫院康復科較為缺乏。由此,地區康復意識較強、醫保資金較充足、患者基礎較大、公立醫院康復科供給較為缺乏、擁有較為完善的轉診機制的地區更有利民營康復醫院的發展。
第二是發展模式:“大???,小綜合”,擁有康復特色??频目祻歪t院發展較好。
前50強中16家民營康復醫院主要采用“大???、小綜合”的發展模式,以康復科為主,以部分臨床綜合科室為輔??祻痛髮?剖侵笧榛颊咛峁I的康復醫療,體現高水平的??茖嵙?,需要明確服務模式、理清康復流程、開展多類治療項目:臨床小綜合則為康復提供重要的支撐作用,無需大而全,應針對主要康復服務重點設置相關臨床科室,以實用、夠用為主要原則。
表:優質民營康復醫院大多具有特色康復???/span>
第三是器械設備:能夠選擇經濟實用、與自身匹配,且擁有較強設備管理能力的民營康復醫院競爭力更強。
面對繁多康復設備種類,且由于民營康復醫院大多具備特色???,能夠選擇與醫院自身特色??破ヅ?、經濟實用,且具備較強設備管理能力的民營康復醫院則擁有更強競爭力。其次,醫院對康復設備的管理能力也十分重要,醫生和設備操作人員需熟悉設備的性能、適應癥、注意事項等,操作人員能夠熟練地操作器械,且醫院應有專職人員負責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工作。由此,對于民營康復醫院,強大的設備管理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第四是人才:與大學建立合作關系,擴充康復人才后續儲備。
我國2019年康復執業(助理)醫師4.6萬人,按照每床至少配備0.3名康復治療師的標準,我國康復治療師尚存至少25萬人的缺口,全國康復人才緊缺。民營康復醫院之前通過引進公立醫院知名專家形成一定人才優勢后,為了保持長期發展,需要儲備后續康復人才,通過統計前50強民營康復醫院的情況發現,較多優質民營康復醫院與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不僅能夠跟隨設備更新換代的發展步伐,提升康復診療技術,還能為醫院積累后續人才資源。 表:優質民營康復醫院通過與大學合作降低人才瓶頸資料來源:各醫院官網,艾力彼醫院管理研究中心5、行業發展驅動因素
2021年6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殘聯八部委制定了《關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兑庖姟返於讼乱浑A段康復事業高速發展的基調,強調了三級康復網絡建設的重要性,明確了康復早期介入、多學科合作和疑難危重癥康復的重要性。
中國是全球康復需求最大的國家,2019年康復需求總人數達到4.6億人。分疾病看,肌肉骨骼疾病患者數量最多,2019年達到3.2億人,其次為感覺障礙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人群分別達到1.4億人和0.6億人。分疾病類型來看,康復醫療對應的患者人群主要包括術后康復群體、慢性病患者群體、殘疾人群體、產后恢復群體等,尤其術后、重癥等剛需性康復需求有待釋放。
隨著新興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療法、大數據、5G、AI等已成為推動康復醫療發展的強力驅動因素。數字療法對于肌骨康復、兒童孤獨癥、精神心理疾病等診療效率的提升發揮了巨大效用;大數據+5G助力康復醫療信息化建設,發展服務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優化服務流程;人工智能、虛擬現實、腦機接口等技術推動了醫療器械的進步,神經康復機器人、康復護理機器人、家庭康復診療設備等逐漸得到發展,產品趨于智能化、信息化、個性化,但產品同質化與缺乏創新的痛點問題仍需解決。
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與居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消費逐漸從疾病治療向全面康復轉變,從而推動康復醫療發展。與此同時,為緩解患者的支付難題,醫保改革不斷發力,醫保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從而推動患者需求釋放,刺激康復醫療產業發展。 四、康復醫療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醫保支付合理化、民營康復醫院連鎖化、遠程康復/智慧康復緩解人才數量瓶頸是康復醫療行業未來最顯著的發展趨勢;就細分領域而言,神經康復、骨與關節康復、心臟康復、老年康復、兒童康復細分領域發展潛力較大。 雖然目前納入醫保的29個項目極大兼顧了各類康復領域及各類人群康復需求,但覆蓋面仍需擴大。從醫保項目來看,占支付費用較大比重的康復輔具費用在較多省市并未被納入醫保,患者自行承擔的壓力較大;從支付方式來看,我國目前康復醫療服務主要為按照服務收費+床日付費的醫保模式,服務收費導致醫保范圍內的項目過度醫療,而不在醫保范圍中的項目進展緩慢,床日付費導致部分高床日費用的病患報銷比例較低;從報銷時間來看,享受康復醫療報銷時間僅為半年,很難滿足大多數康復需求所需花費的時間;從支付范圍來看,醫保主要針對住院費用結算,非急性康復期的費用無法有效支付。 隨著我國康復醫療整體市場的擴增及高速發展,康復醫療支付體系也會愈加完善。其中,社會醫療保險支付將按照醫療的價值付費,“遏制無效醫療,支持有效醫療”,逐漸走向基于“功能”分類的預付制(FRGs),商業保險則會在相關部門的助推及市場刺激之下逐步納入我國康復醫療支付體系。 短期內,二者將保持以“醫保為主,商保為輔”的模式,分別適用于基層群眾以及高端人群,而后隨著商保近年來致力于打造大健康支付、健康閉環,商業保險機構將從服務用戶全生命周期視角出發,關注康復醫療項目,逐漸形成醫保、商保雖各有側重,但相輔相成的康復醫療支付體系。 美國康復醫院龍頭企業通過持續收購擴大版圖。美國有3家主營康復醫療服務的上市公司:EHC、SEC、KHL,3家上市公司皆通過持續收購擴大業務版圖。 我國政策明確提出支持民營康復醫院連鎖化?!蛾P于加快推進康復醫療工作發展的意見》中提出“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規?;?、連鎖化的康復醫療中心,增加轄區內提供康復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數量”。 康復醫院能夠形成連鎖化的原因在于:康復醫院對大型設備、高學歷人才的依賴程度有限,進入門檻較低,且盈虧平衡周期較短,利潤水平偏高。規模越大的民營康復醫院對設備廠商的采購量更大,議價能力更強帶來成本優勢,且大型民營康復醫院品牌影響力及業務覆蓋范圍更大,對患者及醫師的吸引力加強,獲客優勢及獲醫優勢加固,且基于獲醫優勢能夠提升醫院的專業服務能力,由此,醫院護城河逐步加深,競爭力越來越強,能夠搶占中小民營康復醫院市場份額,獲得更高市占率,形成民營康復連鎖。 遠程康復是指以專業遠程康復系統為基礎,持續升級相關技術,配合智能的居家康復設備,意在能夠大幅提高患者的活動能力和肢體控制能力,有效進行康復延續,減少功能惡化的危險。未來,隨著民眾康復意識的覺醒以及新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遠程康復將持續推動康復上門、康復進家進社區,還將發展出康復互聯網醫院等多種形式,彰顯康復醫療幫助患者回歸家庭、回歸社會的宗旨。 根據WHO報告,至2035年全球將會有大約1290萬醫護人員短缺,在人員短缺的現狀下,智能康復設備能夠有效緩解人力瓶頸、提高康復醫療服務效率,例如智能醫療機器人能夠按照要求自主、安全移動,能夠幫助醫生、護士完成部分工作,未來隨著研發持續推進,甚至能夠實現全力治療。其次,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VR技術的廣泛應用,智慧醫院的建設有望全面提升診療效率,例如上海永慈康復醫院,通過建設多層次的內外網絡,實現醫院設備隨時接入互聯網,便于設備管理:醫院還通過集中式的數據管理平臺統一管理各類數據系統,全面提高康復醫院的運營效率、診療質量。 根據原衛生部《康復醫院基本標準(2012年版)》,康復醫院至少設骨與關節康復科、神經康復科、脊髓損傷康復科、兒童康復科、老年康復科、心肺康復科、疼痛康復科、聽力視力康復科、燒傷康復科中的6個科室,畢馬威從“市場吸引力”和“市場進入能力要求”2個維度,針對11個康復醫療科室進行了深入分析,最終明確5個未來市場發展潛力較大的細分領域,分別為神經康復、骨與關節康復、心臟康復、老年康復、兒童康復17。神經康復、骨與關節康復、心臟康復、老年康復、兒童康復是發展潛力較大的細分領域。 未來中短期內,由于政策促進了公立醫院的康復科建設,以及一二級醫療機構向康復科轉型,康復醫療資源得到補充。與之相反,患者的需求增速在中短期內雖會有所提升,但尤其在試點地區,或將不及服務的補充速度。所以在較為有限的市場空間中,民營康復醫療機構將會進一步與公立資源正面交鋒。民營醫療發揮協同作用,不同于公立醫療機構,民營機構難以真正加入三級體系,在基礎康復領域缺乏競爭力,而將集中補充高端、??苹》N的康復需求。1、支付方面:醫保支付項目覆蓋面繼續擴大,未來可能走向FRGs模式,商保逐漸納入支付體系
2、競爭要素方面:民營康復機構走向連鎖化,四大要素成為核心競爭點是未來發展趨勢
3、技術趨勢方面:技術賦能遠程康復/智慧康復,引領康復醫療新發展,同時可一定程度上解決醫療人員的短缺的問題
4、細分領域方面:神經康復、骨與關節康復、心臟康復、老年康復、兒童康復細分領域發展潛力較大,有望成為黃金賽道
5、機構方面:公立康復資源擴增,民營機構在短期內的壓力提升,將進一步推動機構差異化發展